今天把「活擊/刀劍亂舞」補完了!
這部最棒的就是他的戰鬥場面。非常流暢,且兼具華麗和合理性,沒有像「K 第二部」一樣,戰鬥說流暢是流暢,說華麗是華麗,但多餘的動作太多,讓人覺得這空隙未免太多,對手怎麼還沒有趁隙砍下去。
而最多人有意見的OOC (out of character) 部分,其實我是覺得不能直接這樣下定論的。
首先是,身為原案的遊戲並沒有太多人物描寫,很多人對角色的認識還是來自於二創,頂多算上「花丸/刀劍亂舞」,所以角色真正的個性到底如何,其實是有待商榷的。
第二則是,堀川做出這樣的行為,真的就代表他比和泉守幼稚嗎?
人的思考是層層堆疊的,有可能在想通某事後,某天因為某個契機,又開始懷疑,再而又想通。
舉個例子:
A從小就是個守規矩的乖寶寶,他放學從來就是直接回家,不會再另外繞路。他從沒有想過為什麼為什麼不能繞路?總之媽媽說放學後應該直接回家,那就直接回家吧!
有一天,因為被同學取笑說她太呆板,他開始疑惑,為什麼不能繞路呢?其他同學都會繞去別的地方玩一玩再回家,也沒發生什麼事啊!於是他開始學會繞路。
沒多久,發現不對勁的媽媽把他罵了一頓,他才知道,原來繞路會讓家人擔心,因為自己不喜歡害家人擔心的感覺,所以自己不應該繞路。於是他又開始每天直接回家。
隨著A長大,他開始覺得家人的擔心是多餘的,大家都在繞路啊,也都沒怎樣啊!家人真的想太多了!而且只要先打電話回家,那繞個路又不會怎樣,為什麼還要擔心嘛!雖然自己不喜歡害家人擔心的感覺,但也開始覺得這都是家人想太多的錯,自己不應該為了背負他人多餘的關心,而犧牲自己自由行動的自由。
幾年過去,A出外工作,感受到人情冷暖,覺得世上會無條件關心自己的,還是只有家人,自己為了回報他們,有時做出一點犧牲也無妨。於是他下班後便決定直接回家。
⋯⋯
你以為這個例子到這裡就結束了嗎?不一定喔!A的人生還很長很長,說不定又會再改變想法也說不定!
但外人並不知道A心裏到底怎麼想的,只知道他一開始都會直接回家,後來變不會,再後來又會,再後來又不會⋯⋯
這就叫「見山是山,見山不是山,見山又是山。」
「見山是山」是第一階段,「見山不是山」是第二階段,「見山又是山」是第三階段。
但事實上可能會有無數個階段,並不只三個階段,只是諺語不可能給你寫無限長罷了。
一般我們會認為第二階段比第一階段成熟,第三階段比第二階段成熟⋯⋯,這點應該大家都認同。
回到活擊。
動畫中並沒有描寫太多角色的心理活動,所以我們只看到「和泉守意志堅定,決心保護歷史」、「堀川意志動搖,不確定自己究竟要不要保護歷史」。
但和泉守的這個意志堅定,到底是屬於哪個階段呢?是一開始,什麼都沒想,只是乖乖遵從的第一個乖寶寶階段?還是經過一次反思的第三階段?還是第五階段?
而堀川的意志動搖,又是屬於哪個階段?是剛開始懷疑的第二個階段?還是又經過反思的第四個階段?
我想大概沒有人知道,因為動畫沒有描述。
所以我想說的,就是:
若是堀川處於第二階段,而和泉守處於第一階段,那覺得劇本OOC的人的基本想法就錯了,因為和泉守未來也有可能再動搖,並不是他現在堅定就是他比堀川成熟。
但若堀川處於第二階段,和泉守處於第三階段,那就要回到探討角色個性的層面了。原作真的是設定堀川比和泉守成熟嗎?這方面我沒有考究太多,只有基本認識,就不獻醜了。
總結,活擊這部對沒有萌角色的人來說,最好看的就是戰鬥畫面了!真的很帥、很流暢!至於對有萌角色的人來說⋯⋯當然就是看各個角色賣萌啦~狐之助真的好可愛!(欸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