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我會懷疑全世界都在演戲。
朋友Y割腕的時候、父親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的時候,和四周覺得心疼、大喊大叫的人不同,我內心只冷靜地想著無關緊要的事情,然後演出一齣緊張的戲碼——因為我覺得這樣會比較好。
我也因為寵物的死亡哭過,但那是我在拼命思考「以後再也不會見到牠了」、「寵物死亡我很難過」之後,才哭出來的。
我也因為寵物的死亡哭過,但那是我在拼命思考「以後再也不會見到牠了」、「寵物死亡我很難過」之後,才哭出來的。
所以,是我不正常嗎?還是這世界就像國王的新衣一樣,大家都照著某種「規則」行事,沒有人表現出來的是真實的呢?
國王的新衣裡有不懂事的小孩,但對於嚴重的事情來說,小孩太不懂事,根本不了解嚴重性,所以我的疑問也無法由小孩獲得解答。
無解。
但我想,果然答案還是我太奇怪了吧。不然這齣戲的規模也太大了,而且全世界都成了戲精啦!
但我想,果然答案還是我太奇怪了吧。不然這齣戲的規模也太大了,而且全世界都成了戲精啦!
*
凌晨三點入睡,下午三點半起床。
「其實「萬物有靈論」的想法,已經大量地體現在某些東方國家中,當地的多數人多以「右腦思考者」為主。」
《想太多也沒關係》只剩約四分之一尚未完讀。
讀到這裡,果然驗證了我之前的想法:作者所謂「左腦思考者」佔3/4,「右腦思考者」佔1/4,是指西方國家,卻不見得適用台灣。
根據書中所講的,「一般人」多以理性思考為主;但就台灣的情況來說,較為強調的「人情味」、「倫理」等,比起「理性」,應該還是比較接近「感性」吧?
也就是說,或許在台灣,是相反的呢?
「左腦思考者」才是「醜小鴨」,「右腦思考者」才是「一般人」。
一直困擾我的狀況是,我思考似乎過於理性,無法體會他人的想法,但若如書中所說,「一般人」較理性,「大腦多向思考者」較感性的話,我應該屬於「一般人」才對。
聽到我這樣的想法,哥哥的反應是「一般人都是理性思考沒錯,只不過不夠理性而已」。
⋯⋯
寫到一半,翻譯社突然寄Case過來,但這個Case需要使用Trados工具。
Trados的使用方法已經在之前一次令我情緒低落的訓練中學會大概用法了,問題是軟體。
之前在舊電腦下載的軟體早就過試用期了,且現在換的電腦是Mac,我之前悲觀地覺得我不會有case,就沒有去弄。
現在只好先寄確認信給對方,然後一邊研究下載了。
情況這樣,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希不希望對方寄確認信回來,說確定要給我這個Case了。
總之還是⋯⋯好疲憊啊。
*
結果最後有別人先登記了。我鬆了一口氣。
不過有了這次經驗,我還是好好下載Trados吧!
話雖這麼說,我還有Zoo的試譯尚未完成。
我精神這麼不好,真的做得好嗎?
最後再引用一句《想太多也沒關係》裡的話:
“當我用醜小鴨的比喻,來說明她時,突然間,她哭了出來:「可是,我這一生都是與鴨子為伍,那成為一隻天鵝又有何意義呢?」”
「其實「萬物有靈論」的想法,已經大量地體現在某些東方國家中,當地的多數人多以「右腦思考者」為主。」
《想太多也沒關係》只剩約四分之一尚未完讀。
讀到這裡,果然驗證了我之前的想法:作者所謂「左腦思考者」佔3/4,「右腦思考者」佔1/4,是指西方國家,卻不見得適用台灣。
根據書中所講的,「一般人」多以理性思考為主;但就台灣的情況來說,較為強調的「人情味」、「倫理」等,比起「理性」,應該還是比較接近「感性」吧?
也就是說,或許在台灣,是相反的呢?
「左腦思考者」才是「醜小鴨」,「右腦思考者」才是「一般人」。
一直困擾我的狀況是,我思考似乎過於理性,無法體會他人的想法,但若如書中所說,「一般人」較理性,「大腦多向思考者」較感性的話,我應該屬於「一般人」才對。
聽到我這樣的想法,哥哥的反應是「一般人都是理性思考沒錯,只不過不夠理性而已」。
⋯⋯
寫到一半,翻譯社突然寄Case過來,但這個Case需要使用Trados工具。
Trados的使用方法已經在之前一次令我情緒低落的訓練中學會大概用法了,問題是軟體。
之前在舊電腦下載的軟體早就過試用期了,且現在換的電腦是Mac,我之前悲觀地覺得我不會有case,就沒有去弄。
現在只好先寄確認信給對方,然後一邊研究下載了。
情況這樣,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希不希望對方寄確認信回來,說確定要給我這個Case了。
總之還是⋯⋯好疲憊啊。
*
結果最後有別人先登記了。我鬆了一口氣。
不過有了這次經驗,我還是好好下載Trados吧!
話雖這麼說,我還有Zoo的試譯尚未完成。
我精神這麼不好,真的做得好嗎?
最後再引用一句《想太多也沒關係》裡的話:
“當我用醜小鴨的比喻,來說明她時,突然間,她哭了出來:「可是,我這一生都是與鴨子為伍,那成為一隻天鵝又有何意義呢?」”
留言
張貼留言